家暴离婚时,财产分割通常会倾向受害方。根据法律规定,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应遵循公平原则,但在家暴等存在过错的情况下,法院会考虑过错方的过错程度,适当照顾无过错方的利益。在实践中,法院可能会根据家暴的严重程度、持续时间、对受害方造成的身心伤害等因素,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时,适当多分给受害方一定比例的财产。
案例:孙女士和周先生结婚多年,周先生经常对孙女士实施家暴。离婚时,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产生争议。孙女士提供了多次报警记录、医院诊断证明以及受伤照片,证明周先生的家暴行为。经法院审理查明,周先生的家暴行为对孙女士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。夫妻共同财产主要包括一套房产、一辆汽车以及部分存款。法院在分割财产时,考虑到周先生的家暴过错,判决房产归孙女士所有,孙女士补偿周先生部分房产价值;汽车归周先生所有,但周先生需补偿孙女士一定金额;存款按照 60% 归孙女士、40% 归周先生的比例进行分割。
法律分析: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,离婚时,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;协议不成的,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,按照照顾子女、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。在本案例中,周先生的家暴行为属于过错行为,孙女士作为无过错方,在财产分割时应得到适当照顾。法院综合考虑各种因素,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了合理分割,体现了法律对家暴受害方的保护。通过这种方式,在财产分配上对受害方给予一定倾斜,以弥补其因家暴所遭受的损失。
律师建议:家暴受害方在离婚财产分割时,要充分收集家暴证据,证明对方的过错行为。在与对方协商财产分割或在法院诉讼过程中,要明确提出自己因家暴遭受的身心伤害,强调在财产分割上应得到照顾。同时,要了解当地法院对于家暴离婚财产分割的司法实践倾向,以便更好地制定财产分割方案。若有条件,可聘请专业律师,律师能够根据具体案件情况,为受害方争取更有利的财产分割比例,最大程度维护受害方的财产权益。